第(2/3)页 他将文件摊开在桌上,推向黄志邦。 “黄经理,您说的‘又好又便宜’,是指这个吗?” 孙浩的手指点在文件上一行醒目的数据上,“小日子松田精工去年第四季度推出的DIP-14H标准引线框架,同尺寸精度公差±0.02mm,月产能十万片以上的批发价,每千片报价……38.7美元。” 他又翻了一页:“再看狮城星科的DIP-14L改进款,公差±0.03mm,材料是普通铜合金,非高导材料,每千片报价是……31.5美元。” 包厢里瞬间安静下来。只有冷气机发出低沉的嗡鸣。黄志邦脸上的假笑僵住了,叼着的雪茄也忘了抽。 林嘉明瞪大了眼睛,难以置信地看着那份文件——那赫然是一份相当专业的国际电子元器件市场季度报价汇总! 来源标注清晰,数据详尽。这种东西,怎么会出现在一个大陆青工手里? 孙浩仿佛没看到他们的震惊,继续用那种平静的、带着点探讨学术问题的语气说:“而我们红星厂提供的DIP-14L,材料是符合IEC-60317标准的194高导铜带,公差实测稳定在±0.01mm以内。上次张经理同意上浮两个点的底价,换算下来是每千片30.1美元。” 他抬起头,目光直视黄志邦,笑容依旧温和,眼神却冷得像冰锥:“黄经理,您告诉我,在这个价格区间内,公差±0.01mm的高导铜框架,除了我们红星厂,还有哪家供应商能提供?” 说着扭头看向邵新民,“邵工,我们首批一万片的良品率,抽样检测是多少?” “99.8%!”邵新民激动得手指都在发抖,强自镇定回答。 孙浩冷笑一声,“99.8%的良品率您还说不稳定,我倒想问问,贵公司的良品率是多少?有没有99!” 刘跃进紧绷的肩膀彻底放松下来,端起茶杯掩饰嘴角的扬起的弧度,心里只有两个字:解气! 黄志邦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,无法作答,公司良品率最好的时候也只是在98%,还无法稳定。 他猛地吸了一口雪茄,辛辣的烟雾呛得他咳嗽了几声,狼狈不堪。 林嘉明更是手足无措,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。 “这……这……”黄志邦“这”了半天,憋不出下文。 第(2/3)页